客户服务部 杨段敏
在公司的支持和许志为的热心推荐、帮助下,2008年7月9日——7月13日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愿景公司开办的“探索四十”学习研修课程,包括之前的嘉宾讲座、入学面试考验,还有之后的后续课程推荐、几次同学聚会,很长时间处在一种好奇、兴奋、激动、反思、意犹未尽的状态,感觉真是很奇妙。
这是一个与自己以往参加过的培训课程非常不同的课程,“探索四十”是表示用四十个小时的时间停下来去审视过去、现在的“我”,是一个体验式的学、习、研、修过程,与所有以往的在校全日制学习、技能类培训、专题培训都不一样,这是一次对“我”生命、人生的深层发现与重新认知的过程。
期间不仅仅讲一些新理念,更主要的是以在游戏、活动、互动、问答中体验、回看REVIEW、分享、感受为主,老师/教练、小组长、学员之间频繁互动,由刚开始的陌生、拘谨,逐渐气氛活跃、参与积极、真诚分享,到最后可谓群情激奋、难舍难分,仅仅5天不到的时间,自己、同学们彷佛改变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鉴于愿景公司对课程内容保密的严格要求以及自己郑重且自愿作出的保密承诺,在此就不透露课程的内容和过程了,如有兴趣的朋友、同事可与愿景公司联系参加这个课程,或者联系我,我会积极推荐的。在此还是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者说启发吧。
感受一、先有启发、醒觉,才有改进、新的选择
正面积极地说,做人、做事,总希望持续改善、成长、成熟,可光有良好的愿望还不够,还得经常自我反省、寻求他人提醒指教,毕竟习惯、旧有模式、熟悉环境的惯性、牵制力非常大,倘若没有心灵、思想、精神的启示、震撼,哪来觉悟、醒觉?!改善、重新选择又从何说起、做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温故而知新,吐故方能纳新。在课程里,导师对我的模式分析和指点令我有茅塞顿开般的警醒,而同学们的自我剖析、痛彻感悟也时常令我有如同感。所以经常照照镜子,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教训,请教愿意帮助你的贵人给你中肯的建议,确实是改善所必需。
感受二、认真活在当下
人在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中,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己的固有模式,既有对未来的期盼、期许、抱负、自以为是,也背负了许多包袱、成见、自我设限,使得自己并非总是专注于现在的目标、计划、任务,生活于现实中却未必了解身处的现实,或过于乐观、冒进、幻想奇迹出现、机会降临,或冷眼旁观、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任(三不原则),或过于悲观、消极、愤世嫉俗,大多不切实际。也许只有树立“真正活在当下”的意识,才是务实、积极的人生态度。昨天已逝,明天未知、不确定,只有今天、现在、当下我们还可以选择、把握、有所作为。在此,推荐几年前申总赠送的《礼物》一书,道理讲得真是透彻易懂。
感受三、承诺与信任的力量
在人生经历中,平凡的我们或多或少总有失信于人、没有兑现的承诺:对家人和亲人、对爱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公司、对工作,对曾经信任过、也许现在还在信任我们的人们,也包括对自己,原因或许有无数,在充满愧疚和悔恨的同时,我们也许变得都不敢、不愿、不信、不守承诺了。
以前总觉得:得先掂量自己是否做得来、做得到再承诺,否则难免失信于人、自不量力。所以承诺总是谨慎小心的,这在有些方面是对的。但是,还有另外一个理解的视角:先承诺,再努力去做到、做好。而且不是一般的许诺、答应他人,是自觉自愿的、是发誓,那么,情况也许就不同了。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你不会对自己说一套、做一套吧?!尤其当你将自己的愿景、理想、目标当作一种承诺来遵守时,你将不得不、无论如何、想方设法去竭尽全力、全力以赴。
当然,反过来说,平凡的我们也会被自以为信任的人欺骗、背叛,也会被人不信任(且不论什么原因),但如果就此不敢、不愿、不能再去信任、相信他人、开放心灵,也许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没有信任、信誉、诚信、契约、人人自危的冷漠、残酷世界。
人是需要被信任和信任他人的,没有谁是绝对的可信或不可信的,而信任是一种力量和态度,信任需要主动、行动,你不先信任对方,凭什么要求对方信任你、接受你?!在“探索四十”课程营造的信任氛围里,同学们是那么的放松、快乐、温暖、充分的表现自我、分享喜怒哀乐,五天前我们可是素不相识啊,更可贵的是在课程之后同学们之间的真诚、相互坦诚、关心、帮助、信任还依然得以延续,形成了一个自发组织的QQ群——“探索49”,经常在上面交流、沟通、组织聚会。确实感受到了承诺和信任的力量远比原先想象的更大、更有价值。
以上仅是自己的一些粗浅感受,还有许多无序的感受有待逐渐理清,也希望与感兴趣的同事、朋友们分享、交换想法、感受。
我相信:探索——选择——蜕变、成长应该会是每个人循序渐进的成长必经历程。
这还只是初级阶段的课程,后面还有更进一步的高级课程——蜕变七十、IN,如同武功修炼一般,但要真正获得课程的价值还得身临其境、切身体会,而且不同的人、不同投入程度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最后,借此机会我一定要感激那些关心、帮助和支持我走完这次修炼的人们:
新锐和达公司、申总、我的推荐人许志为、任策、陈治伦……
愿景公司、我的导 师杜安先生和翻译张女士、我的组长张杰、热心的志愿者、我可爱的同学们……
非常感谢你们给了一颗海星重新回到大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