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和平
(一)
在2006年初的狮山会议上,我们对两个公司合并之后的发展目标做了一个初步的描述和勾勒。从去年年底至今,我一直想代表公司经理层把近期一些思考、一些探索和设想,在适当的时候跟在座的全体员工做一个交流沟通。原来预计在3-4月份跟大家开这个会议,但由于工作进程比设想的慢了一些,所以到今天才有大家在一起沟通交流的机会。
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充满动荡并飞速发展,市场竞争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事件间相关性越来越高,社会事件相关的互动、传播和转换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大家每天都应该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发展。
今天这个会议并不是给出答案,而是一个探讨交流。这个会议有两个目的:第一,大家平常大多都在工作现场,很少回公司见面,找个机会大家聚一聚。第二,通过这个聚会,把公司近期的一些关于业务方面的想法做个交流。其实很多想法都是承续我们以前走过的道路,在这之上寻求一些创新的可能,提出的这些创新想法也不是已经成熟的、总的来说还是探讨性的,希望大家一起互动讨论这些题材。
非常希望在今天的抛砖引玉之后,大家再来做一个细致持续的商讨,思考我们的业务应该怎么发展,在有一个好的设计和理念之后,再来做适当的工作安排。
我做了一个简单的PPT,实际上在狮山会议上也是从这个PPT开始的。这是一首古诗,它的意思是这样一个寓意:人从小到大,不停的运动,不停的波折,最后回归大海。一个人或一个公司,在这个意义上都是一个涓涓细流,慢慢从发源地生发,一路跌宕起伏汇集发展,向下游奔流而去的过程。
环球磁卡到现在有8个年头,新锐和达已有14个年头,合并动员会上我形象地比喻说公司已经发展到了过三峡的时候,大家回味一下过去的这两年,相信每位都有同样的感觉,我们真的是在过三峡,三峡意味着水道狭窄浪急水深暗礁众多,意味着行船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风险和压力,要小心翼翼。但两个公司原来设计希望去努力的一些大的目标不是那么顺利,由于人事变动,由于其它一些社会资源的变化,没有如愿达成我们之前设定的一些目标。环球磁卡决定退出IT领域的业务,把这些业务由新锐和达继续往前推进。
(二)
2008年整个中国多灾多难,胡锦涛有句话说:多难兴邦!这句话很有道理。通过四川和股市的地震,所有国人都变得更加成熟,在这个巨大的苦难面前,中国人的凝聚力更强了,大家都更沉静下来,更深刻的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更有爱心和互助心,更能坚韧地面对困难,这可能就是多难兴邦的一个根本意思。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曲折起伏的发展过程,文革末期中国的经济已经相当困难濒临崩溃的边缘,但邓小平出来搞改革开放,在深圳划一块实验田,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3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发展成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个准强国,不是说中国今天就没有问题了,总的来说2008年中国在自然灾害,在经济方面的问题压力非常大,也面临着很多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说一句话:要解放思想,要杀出一条新路来。要求到广东和深圳重新做一个改革的试验田,再肩负起一个历史的新重任。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一个国家也像一个企业组织一样,当它的观念和措施正确的时候,就会带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但仅是一段时期的发展,不可能永远就只靠这一锤子买卖、一招鲜吃遍天。要持续创新,持续变革,持续引入新的要素和发展资源。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一个公司的变化,就像对待一个社会的变化一样,事物总是要变的,完全不变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在变的过程中,第一怎样去意识到这个变化,看待这个变化。第二怎样以自己合适的方式去对待和改进这个变化,推动这个变化,在变化中顺其自然获得自己的发展。今天这个会议,对于我个人来说,最希望的是在这个意义上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云南的IT业,中国的IT业,整个全球IT业现在都在一个相对的低谷里,这个低谷一定会影响到我们大家工作的情绪,工作的积极性,会有一些烦恼、一些思考,甚至是一些疲惫,这都是很正常的。
我们看身边发展起来的伟人,毛泽东从湖南长沙师范出来一直走到共和国主席,邓小平在政治生活中三起三落领导中国走向富强,华为的任正非,联想的柳传志,甚至云南烟草的领导人,他们的个人命运都一定会充满着波折起伏,但共性是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是发展不起来的。
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不断面临困难和危机,IBM曾经差一点倒掉,HP也差一点倒掉,但是只要它换了套思想、换了套创新的理念、找到适合的资源,它又会发展起来。IBM提出一个eBusiness的理念,一下就把IBM重新推到了IT的宝座上。这说明公司有波动有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新锐和达或者其它云南的IT公司,大家都一样要面临困难和变化,不一样的是在其中的人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怎么样拥有快乐的心态持续推进这个变化的过程,竞争过程实际上是比较各参与者的定力。如果我们慌张失措,没有信心,哀声叹气,自认失败,那就真的是失败了。以上讲到的例子,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的故事,相信在座的大家都耳熟能详,足以做我们大家的启迪。
(三)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公司的发展目标和理念,大致上对应2008年到2010年的计划,两年多不到三年左右的时间,探讨这样一个计划框架。
关于企业平台的价值,上次在狮山会议上也跟大家作过交流,为什么我要反复的讲这段话呢?就是说要看到我们自己的一些基础,一些我们所拥有的基本资源和价值,如果今天自己出去创业,马上就面临屏幕上的这些基本资源问题。反过来说这句话,公司通过十多年发展,在这些方面聚集了一些基本资源,这些资源分布在不同侧面,有些是无形的,但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列出的这九点不一定就是完善的,除了这九点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别的东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我们有一个团队。
一个企业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主要矛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阶段是不一样的。在普遍意义上来说,列出的这九方面的问题在我们公司发展过程中,都是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的。
今天希望跟大家沟通的,就是第一点和第二点。希望在继续强化企业文化的同时,明确下一阶段业务发展的大目标。围绕这个工作目标调整组织结构人员安排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很重要的是第四条,我们要明确提出研发什么产品解决方案,后面会专门做一个细致的阐述,在这个方案上我们不能完全自力更生,要跟别人的资源进行嫁接融合、共赢发展。
第一点要沟通的是企业文化定位。
一个人如果生存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就是把钱挣进来,再把钱消费掉,变成一个消费者,并没有什么大错,但对于个人来说,也许还不够有意义,我们希望生活中多一些精神的因素,要去探究一下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所以在公司一开始创办之初,董事会就提出要构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要有与公司企业文化配套的文化命题,用这个命题来促使大家思考生存意义,来共同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是一个过程。
我们定义企业文化的根本要义为:人本。在公司内我们组织过不同层次的交流,人本这两字到处在讲,在特定的组织里面会有特定的含义。那我们说的人本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创办这个企业的目的是希望这个企业组织成为大家共同发展的载体和工具。公司创始时大家在一起讨论是这样希望的:办公司的目的是对社会提供服务价值以获得生存空间,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丰富参与公司建设的利益相关者。
举个例子,比如大家的父母辈含心茹苦,非常辛苦的工作了一辈子,但退下来的时候,精神方面被洗了个脑,装了一些革命、奋斗、批判、打倒……的信息,物质方面只能维持生存,其他条件也不具备,这是他们那个社会环境时代的共同状况。这样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规模文革,一直坚持到70年代末,有很多人受到清洗,受到迫害,受到打倒,甚至受到镇压,国人侥幸熬出了文革的阴影。经济总量从建国到改革初期,比起解放前的时候,可能是有一定的发展扩大,但是这个发展过程对于在其中的大家有什么意义?父母辈参与的这个过程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精神上的痛苦,物质上的痛苦,我们不应该去重复这样一种令人不愉快的道路。
所以我们办公司应该是以人为本,无论初期创业的还是后期参与共同发展的来来去去的所有员工,把公司办成为大家谋取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工具和载体。企业本身不应该成为目的,参与其中的人的发展才是目的,这就是我们对人本的定义,公司发展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在此之上我们把企业文化的操作层定义为禅定、人和、法制、创新,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提炼,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考虑到现代的西方为主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两者之间寻求的一种平衡,一种对接。
前段时间在各个部门,分不同层次讨论过这个话题,大家都觉得后面的人和、法制、创新好理解,但是禅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禅定,有点不太理解,特别是较年轻的员工,不太熟悉禅定在这里被定义为一个什么语景语义。
在两个方面跟大家交流,第一个方面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可能是一个孤岛,就像每个人头脑里的价值观一样既不可能,也最好不要是一个孤岛,如果一个人脑袋里的想法完全是一个孤岛,周边没有任何别人能理解他,那他是什么呢?其实是个疯子。企业文化也有同样的问题,既有个性的一面,但也要有共性的,能够跟社会对接的一面,要让社会能够理解和接受。
所以公司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里面,汲取部分较有精神层面的精髓,也从西方市场经济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竞争文化里面汲取部分较有易操作性的精髓,组合成禅定、人和、法制、创新四个词,对四个词义都作了一个简单的阐述。当然对这些词义的解释是有限和不完整的,一定要再深究下去,每个词都可以写篇文章,这四个词就是提契纲领,给出框架。
对这四个词再提炼就是阴阳,再提炼就是道生一,然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与文化传统中的儒释道文化相对接起来,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就昭示着我们应因循的道路了。
在这四个词里面,引入禅定这个词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跟中国传统文化对接,是希望大家通过对禅定这个词的思考和体验,去接受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泱泱不绝的文化传统里有很多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烦恼和焦虑的办法,有伦理学、心理学、哲学、宗教的内涵,也有许多操作或修炼的程序。希望从这里引发大家的一些思考学习,在字面上面简单的说,就是明心见性、荣辱不惊。总的来说,就是在工作的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上班的时候,能够比较的心平气和,有定力,不浮燥,不要发生一点事就焦虑不已,碰到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跟员工和用户的沟通各方面都能有定力平和兼容润滑一些,这就是禅定的外在意思。深入体悟禅定的文化意义、历史文化、宗教意义不是我们的目的,大家有兴趣自己去琢磨。
那么人和呢,大家都好理解了,我们都会有体会,在过去的两年里,有人和也有不怎么人和的地方,当遇到不人和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感觉,我们的业务会受怎么样的影响。而当人和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面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们的业务又怎样的发展。实际上人和映射着我们内心深处和周边的一个气场,这个场让我们在其中舒服或者不舒服,发展的好或者不好。人和有两个意思,一是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二是在发展和竞争的过程中,大家要有合作共赢的意识,企业内部员工的合作共赢和企业外部客户的合作共赢。
第三是法制。法制更多的是西方文化的传承,不是说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没有法制,只是写下来的东西可能少一点、执行的时候弹性会大一些。法制有两个侧面,一是决策过程的法制,公司一些大的实质性发展面临问题的决策过程,要吸纳内外部各方面的意见做讨论再决定。二是业务流程规范化。
最后一条是创新。作为总经理来说,我个人感觉最困惑自己的,最阻碍我们这个团体发展的就是创新不够,也包括我自己,并不是说我的创新就好,我的创新真不够,后面再阐述关于创新的一些想法和需要。但是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果不能兼收并畜,不断的提出下一步的目标和完成这个目标的路线图,那么这个组织的发展是一定要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创新这个词在字面上是很易理解,在生活实践中是很困难的。
企业文化这三个层次就不多说了,第一层次是价值理念的提取,第二层次是管理制度,用制度去细化落实规范业务行为和动作,规范考评,第三层次是薪酬待遇安排。
(四)
第二个要交流的话题是业务定位。
我们面临一些什么问题,公司下一步该怎么发展,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第一点是国家定义的国内市场环境,,叫作社会主义特色的初级市场经济阶段,大的主题是社会主义的,就是说社会主体资源及相关决策方式都由国家控制和掌握。在市场经济方面只发展到初级阶段,初级这两个字有很多色彩,不规范,规模小,过度竞争等,包括没有信用、融资困难等,都在初级这两个字里面。
中国的社会经济原来是铁板一块百分之百的计划经济,或者说是国有经济,今天已有大量的民营经济,30%对70%还是40%对60%,不同省份的比例不同,云南到今天这个比例还是比较低的,是10%对90%吧。在全国越落后的地方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低,越发达的地方民营经济的比例就越高,这个共性引人深思。我们生存在云南这个环境里,在云南的民营企业不管是IT行业还是非IT行业的,都显得比沿海一带的民营企业更加困难,受到更多限制和制约。
第二点是权力主导下的企业综合实力竞争,是什么意思呢,以前公安系统假如说要进行业务信息化建设,那市公安局自己设计就开始建设了,后来可能是省公安厅自己设计也就开始建设了,可今天已经不行了,基本上要由公安部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这种趋势我想做参与市场工作的大家体会更多一些,平常只是关注技术和项目执行的大家可能体会就少一点,这是各行业都很明显的一个基本建设投资趋势。五年前省厅级单位有70-80%的决策权,今天有30-20%的决策权,80%到中央去了,在中央由更高层的权力来主导业务信息化系统或其它方面基本建设,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是中央做决策地方执行。
这个趋势可能有两个意思,一是权力在面对市场经济转型的时候寻找定位,要发挥权力对社会的管理和推动作用,二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要消除孤岛进行信息共享,客观上需要全国一盘棋,如果我们的身份证不是全国一盘棋,一个省发一张身份证,那么我们出省就很麻烦,身份证要全国一盘棋确实必须由公安部来统一计划协商。随着应用系统的增长,随着业务的发展,随着集中度、共享度、跨地域业务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中央集权建设的方式会越来越多。
在全国类似我们新锐和达这样地区性的公司,如同山头上的草寇,像这样的队伍每个省都有很多,这些公司在过去十年都有很好的生存空间,因为中央军来的不多,但是今天,中央军来的越来越多了,地方军就越来越受挤压。我们要思考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本地的集成和软件服务商,我们必须找出自己的发展道路,避免被中央笼断集权完全挤跨。这个命题再说的大一点,非常像整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跟国际社会的联系多起来了,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加入WTO,到底要不要加入,加入以后会不会狼来了。
中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都开放给老外,今天方方面面确实来了很多狼,但是也让中国的很多羊在这个过程中受到锻炼和学习变成了狼,也有很多的中国的羊,变成了狼以后把对方的狼吃掉了,或者是和对方的狼融为一体。国有经济也罢,民营经济也罢,加入WTO对这些企业来说当然受到冲击,但是也有很多企业抓住机遇发展起来。
同样,中央军集权的大格局背景越来越清晰,我们作为地方军应该怎么应对,类似中国和WTO的关系,今天应该思考这个问题。
第三点,大家都知道云南省工业经济总量有限,工业信息化方面的需求比较少,信息化是高端需求。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家里不会先买彩电,是要吃饱穿暖以后才买彩电,企业和政府也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来建设信息化手段。云南省的企业除了几个国有大型和上市企业外,其它的企业都很不景气,企业信息化市场土壤很贫瘠。另外一个问题是省财政也很紧张,意味着政府各方面对信息化的投入不足和滞后,省外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就有领先性,也使我们分得的蛋糕很少,所以云南的信息化市场土壤贫瘠,一盆水里是养不出鲨鱼来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外发展,怎么向外发展?需要我们一起来思考设计。
这里我讲个题外话,最早我们跟段老师的公司合并以后,其实段老师是非常有发展想法的一个人,她介绍我们公司跟一个云南省大的广告公司风驰广告合作,风驰当时的一部分业务是广告,一部分是房地产,风驰也想去上市,当时上市审批与现在不同,是组织一些专家对申请上市企业评估两个方面:1、是否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有一些指标,满足指标就是高科技企业,不满足就不是。2、是否有高科技产品。风驰在论证时未通过,不是高科技企业也没有高科技产品。但风驰想上市的意志很坚决,跟省里的IT公司交换股权,先是明星软件公司,合并起来成为风驰明星广告公司。提升了一些公司的IT形象和高科技产品形象,但去到北京还是不够,高科技产品业绩比例太小。风驰又经段老师把优耐达介绍进去,再提高科技产品的比例。当然最后没成功,但这就是一种努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努力和设计,就肯定不会有任何发展的可能。
当时同一批申报的用友公司也没有成功,也没有通过双高认证。专家说:第一,用友公司不算高科技企业,没有几个博士也没有几个出国留学回来的。第二,用数据库写一个财务软件不算高科技产品,所以用友那次也没上市成功。
从这个题外话引伸出来,云南市场有很多局限,全靠自力更生发展是不行的,要开放自我,资源互补,借船出海,合作共赢。风驰广告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TOM,走出省外寻找第二阶段的发展空间。新锐和达也在寻找,过去两年在过三峡没找到,但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去探求。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要更多的去关注别人需要什么价值,跟别人沟通对接合作共赢。
(五)
民营企业的发展规律是约三年为一个阶段,为什么新创立的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多数不超过三年?是因为第一招吃完后再没有第二招跟上,三年转不了型就结束了,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所以我们必须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创新,不停地转型。NOKIA从木材厂转型发展成今天全球首位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就是榜样。
这张图中IBM认为IT行业发展遵循这样的金字塔结构层次规律,这个结构分成四层:第一层是IT技术本身,主机、硬件、网络就是第一个阶段。第二层是业务应用软件,公安破案,税务纳税,社保基金管理,电力调度,移动计费,电子政务等业务管理是第二阶段。第三层一定是业务流程外包,技术对用户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各个行业的客户都会思考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会把非核心价值流程外包出去,客户利用IT技术也是一个过程,发展到一定规模阶段后一定要外包,国际上都外包到印度,印度就这样飞速发展起来了。所以第一层次建设硬件,第二层次建设软件,第三层次建设外包业务流程,第四个层次是要创造性的外包:优化业务过程的管理咨询。
新锐和达的业务体系叫作eSERVICE。
大家都应该尊重这张图,IBM是这么发展起来的,IBM也告诉大家IT产业发展有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是IBM的IGS部门提出来的,我们可以对照这个层次图,看云南省和省外大概处于什么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我们有哪些基础、哪些须强化、哪些可发展的新机会。
2008到2010未来两年,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既有业务,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和机遇,这两方面要同步平衡。整合的过去两年,希望找到一些营运的题材和准产品的题材,但没有达到目标,这也正常,相信很多人都参加过高考,谁都想考好,也不敢说一定考到理想中的大学,有没有努力目标是一回事,是不是努力之后就可以轻易达到或超过目标,这个不一定,在这个意义上要禅定和精进一点。
改革开放的历程说明一点,只有行动起来开放深圳,才能把外面的新东西引到大陆,只有行动起来加入WTO,全球的资源进入国内才会更深更广更快。新锐和达也要行动起来改革开放,要引入别人的资源,跟别人对接。所以要积极的寻找合作伙伴,借他的船出海,他也要出海,他可能有船但没有水手,可能我们是水手,可是没有船,那大家坐在一起又有船又有水手,就双方共赢。所以大家与合作伙伴、朋友、领导去沟通交流的时候,不要不好意思去求人来救你一样。纯粹救人这种事会有但较少,多数情况是互补共赢,就像结婚一样谈不上谁感谢谁。
再重复一点,一个人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如同一个组织或一个国家,都会面临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快乐或痛苦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正常的看待一个事情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碰到酸甜苦辣,就没必要对面临的困难哀声叹气,信心不足,到处抱怨,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影响周边同事的情绪,影响和客户的积极友好关系。如果认为这一切都属正常,需要拿出来的是你独到的思考,是你精湛的行动,是对目标相关资源的集成,可能一年也可能两年后,就会走出一条路,会达到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因为世上肯定不只有我们想发展,一定有我们的对象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