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业务部 谢平江
《大国崛起》从地理大发现到电气时代,从西方到东方,对世界大国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虽然题材的选取和剧中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但的确向我们集中展示了世界大国的发展、兴盛、挫折的历程。一路看过来,有四点感受。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凝集力是稳定之本
“大国”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国的发展历程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这是发展的前提。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德国等国的初期来看,他们的稳定是经过多年的独立民族战争、统一战争获得的,这其间,民族凝集力是这些国家稳定的根本。国家的统一、民族独立促进民族荣誉感的增强,民族凝集力的增强。从上层社会的进取、开明,到上层劳动者的举国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生产,是大国先启的推动力。
科技是发展的动力,自由是科技的土壤
科技是生产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都是发展的动力,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要看到科技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英国自由的市场经济、德国自由的科学研究、美国自由的技术氛围,自由的环境是科技的土壤。
发展没有固定范式,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纵观各国的发展路,有共同的地方,但更有差异的地方。当列宁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时他与美国人对话,开展新经济运动,向老美学习;当美国人经历痛苦的大萧条时,斯大林的国家计划经济正取得举世的成功;当西班牙、葡萄牙划分了东西半球,疯狂殖民时,荷兰人在建立全球资本市场;当英国人依赖民间自由工商业界发展起来时,德国人却依赖军队和国家强权发展起来;葡萄牙向东,西班牙向西。发展的道路没有固定的范式,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英殖民地的扩充从而促进全球市场形成促进英国工业化,随之却陷入了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阻碍了其发展;拿破仑扛大革命民主之旗征服欧洲时,也向德国传播了民主之精神,培养了欧洲对手;英美的自由经济建立了世界最大的企业,随后产生了大萧条;苏联的国家计划取得了举世成就,却不可挽回解体。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及时调整、适应变化,方能保持持续发展。
发展是个漫长过程,机遇在于持续积累
纵观各国的发展之路,各国的发展都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时间积累。各国经历了几代人、上百年的发展,方才显现出大国的姿态;在发展道路上历经多次经济衰退、在国家危机时能战胜危机保持持续发展,方能维持大国的尊严。大国之路是一条漫长的路。
大国的路上总有那么几次“飞跃”,从而使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与其它国家拉开距离,这是大国之路上的“发展机遇”。剧中对各国的“发展机遇”的描述总是让观者心潮起伏,总希望中国有一个机遇,那一天也来那么一次“飞跃”,但不可忽视的是,机遇是在持续积累的坚实基础上才会产生的。当英国瓦特的蒸汽机诱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早已有了类似的各种积累,以牛顿为代表的理论研究积累到笨重的原始蒸汽机的实践积累。当罗斯福实现新政时,不可回避的是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且一流的科研体系、国民生产体系。
大国是每个国家的发展目标,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世界上的国家也如一村之邻里,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一定会成为主流。但从发展来看,速度总是有快有慢,世界总是充满矛盾的。就中国而言,一切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保持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中国还不算大国,那一定是在崛起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