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业务部 王敏
公司合并不久,我们便迎来最远的一次出征——保定广电项目的实施。项目进展顺利,同事一行在保定度过了难忘的一个多月。
驴肉火烧。去保定之前,就听说保定的火烧很出名,一直以为火烧和我们这里的烧烤很类似。到了保定之后,才发现其实像肉夹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肉是驴肉,馍是烤出来的。当地都把其当作主食来吃,我们也不例外,于是,它便成为我们的午餐。据保定客户介绍,他们最能吃的老兄一顿可以吃10个,我们统计了一下,在保定吃火烧的最高记录是3个,林工创下的。有一种比较出名的火烧叫做袁大头棋子火烧,因为是袁世凯当年呈现给慈禧的,故得此名。当时慈禧一次吃了7个,说了一声“好”,可见慈禧饭量非我等能及也。
冰糖葫芦。由于北方冬季水果比较少,我们晚上回住所的路上都会买冰糖葫芦吃,价格便宜量又足。大家都说冰糖葫芦是补充维生素C的直接途径,于是几乎每天都吃。一来二去和卖冰糖葫芦的熟了,有一天去买冰糖葫芦的时候,老板突然说,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就不卖了,天气变热了冰糖便不脆了。我们还以为老板诈唬我们,结果第二天果然她就不卖了,尽管天气仍然很冷,看来老板很讲信用。
过桥米线。令我们非常惊讶的是桥香园都已经开到保定了。保定的桥香园几乎和昆明的一样,只不过除了传统的米线以外,还带上了自己的特色——火烧。在保定吃过桥米线是有讲究的,经过试验,我们总结出一套正确的方法:顺序是先烫米线,再烫蔬菜,最后烫肉。因为北方开水的温度要比昆明的高5-6度。如果按照在昆明吃过桥米线的顺序,那肉就嚼不动了。
王致和臭豆腐。一种急剧杀伤力的食品,名杨于北京。听保定客户介绍其食用方法后,我们才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家中吃之前,先要将客厅、卧室房门紧闭,保持餐厅通风畅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碗,然后食用。吃完之后,打包将一次性碗筷扔出室外,扔也是有讲究的,一定得是风的下游。然后保持餐厅通风半小时左右,才可以打开客厅及卧室的房门,厉害吧。我们慕名买了一瓶,鼓足了勇气尝试了一次,顿时表情异样,证实了客户所说的确属实,乃经验之谈。
绿叶火锅。如果说吃王致和比不上保定客户的话,那么在绿叶火锅店算是找回了一点自信。火锅当然是要麻辣了,这个也让我真正理解“云南人怕不辣”的含义。每次去吃火锅的时候,火锅店的服务员都很谨慎的问要微辣、中辣还是特辣,结果我们要贼辣(吴工发明的)。意思就是特辣之外,还要单独要一碗辣椒,放到火锅中。通常这个时候服务员都很怀疑的提醒我们:特辣的锅底不能退。当然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辣味要求,自然是不会退的。
龙抬头。说了那么多吃的趣事了,也讲讲北方的气候。保定的冬天当然是很冷的了,小风嗖嗖的那种感觉,一般情况下很少在外面坚持多久,更不用说在“龙抬头”那天剃了个光头的小张师。据说“龙抬头、要理发”,可是小张师没有考虑到天气的因素,错误地决定整了一个光头,对“小风嗖嗖”有了深刻体会。
沙尘暴。平生第一次亲身体验什么是沙尘暴。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沙尘暴没有多少感觉,见到真实沙尘暴才知道,原来就算开一小扇窗子后果也很严重。办公室仅仅开了一个30CM×30CM的窗口,结果一个晚上办公室地上、桌子上就堆了厚厚的一层沙土。厚度有多少没有量过,简单的说走在办公室中,地上的灰尘就会被随之卷起。
保定之行还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回味,也许时过境迁之后大家都记不起这些趣事了,但它确实曾经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