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读书郎”随想

烟草业务部 吴建涛

1993年毕业来,每次有人问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计算机”,别人总回应一句:“哦,明白了,高科技”,我一直也不在意,自认为也是高科技。回想过去多年,每当有什么新的IT技术,我总要去琢摸一下,去书店每次必到的是计算机专柜,心里潜意识想的就是要站是高科技前端。但今年春节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发现自己认识的不全面,先来了解今年春节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春节我回个旧过年,岳父让我陪他去给孙女买一个叫“读书郎”的英语学习机。看到这个东西后,900元的价格让我认为很不值,但看着非常多的人在选购,特别是岳父与侄女俩人像发现珍宝一样,我无话可说。回到家后,全家人都说这东西好,于是开始思考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认为不值,是不是我错了?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没错,“读书郎”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英语课本平放在在它上面,有一个按钮设定你现在是翻开了书本的第几页,有一只感应笔点到书的哪个位置,机器就读出这个位置的英语语句。这对熟悉计算机各种技术的我来说,原理很简单,我认为成本一定不会超过300元。

但如此多的人在买这个产品,商家赚了钱,还让购买者认为是发现一件珍宝,一定是我的思维模式错了。越想越多,我最终想通了,不是错不错的问题,是我自己的思维模式狭窄了,越想越高兴,记录下来自我鼓励。

问题一:为什么别人赚钱了

回望毕业后的多年,我最喜欢看是IT新技术的书,这就是别人赚大钱的原因。按我过去的思维模式,是不论如何提不出“读书郎”这么一个产品概念来的,不是它用到的技术有什么我不懂,而是有心魔:看到这个产品的第一眼就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第一感觉就认为一群凡夫俗子被人骗钱了。直到看见商家赚了钱,消费者认为找到了珍宝,我才认识到自己思维的不全面。

现在总结,任何产品都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要养成捕捉、关注、分析消费者需求的习惯。技术只是满足消费需求的支持、辅助手段,不突破这点,就永远只是一个工程师,顶多再加一个定义:优秀的工程师。Sony公司靠Walkman成功,但提出Walkman概念的人不是工程师,甚至当这个概念提出时,所有的工程师都认为不可能,在当时哪个谁谁谁会认为Sony将来成为国际一流公司就靠这个了。这个例子也说明我们的思维不要把技术放在第一,而要关注客户、关注需求。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老柳的口号“贸工技”创造了一个成功的联想集团,要知道从高科技单位——中科院计算所脱胎出来的联想,提出这个口号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而结果又证明是多么的正确。

问题二:IT不全是高科技

IT真的是高科技吗?我前回答是,现在回答不全是。我们天天在浏览网页,HTML语言改变了全世界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来分析一下HTMl,它语法是多么简单,任何初中毕业的人都能读懂,但为什么它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语言?这个问题我想请每一位同事每一个同行想一想。回再来聊一聊“读书郎”,技术上它的确不是高科技,它所用到的技术都是成熟技术:感应定位技术、语音播放技术、存储卡读取技术等,这些技术是高科技吗?

总结我的答案,现在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技术,都不全是高科技,而是成熟科技的恰当应用。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如何用好现有技术上,而不是不停地追踪各类新技术,谁要再说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平台技术落后,我一定会列出无数个实际案例然后告诉他:技术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用得活、用得好。

问题三:集成创新

现在对创新的定义为三类:原创创新、引进消化创新、集成创新。在“读书郎”的例子中,你要说它有什么原创创新的确说不上来,但它成功了,并为它的开发者挣到了钱。为什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集成创新:它把大家都知道的技术集成,加上用户的需求再进行一次完美的大集成,结果就是一个完美的赚钱产品。商家挣钱了,消费者还欢天喜地(满足了消费的需求:1、每个人都知道英语重要,希望小孩学好;2、95%的家庭无法辅导小孩英语)。

说到这里,联系一下我的实际工作。我们目前主要是定制开发,项目执行过程有两大关键领域:业务与技术。论业务:客户是我们老师;论技术:还有比我们强的公司。那客户为什么不自己做系统、找公司做为什么要找我们?答案只有一个:我们有集成能力,集成IT技术与客户的业务,当两方面得到有效的集成,项目就成功了,同时也是客户的成功和我们的成功。

总结我的答案,在我们eERP方向,还不是项目经理的人,一定是IT技术与业务的集成还少一点火候,是项目经理的人,要每天都想如何能把这个集成做得更好。

最后感谢“读书郎”这个产品,让我有了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