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董事长 段然
我们的家庭几代人都信奉佛教,但对佛教的认识却是有限的。近来通过儿子对佛教的系统学习和讲解,又通读了《净空法师佛学文集》,对佛教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心得,与同仁们分享:
一、佛教是什么
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是今世所需的佛陀的教育。
佛陀是梵文译音,代表智慧,觉悟;后人简称为佛。
为什么是教育?
名称上:本师释迦牟尼(老师)佛家弟子(学生)
教育目标:佛教要破迷开悟(宗教要越迷越好)
方法上: 只能传授,不能灌输(与宗教的区别)
如何破迷开悟?
·要“觉”,要觉悟
·破迷开悟:《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有无量无边的智慧和德相,之所以没能显现,是因为我们有太多杂念和妄念,把这些智慧和德相都屏蔽住了,这些德能不是丢失,而是迷失。
什么是迷?
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所以就想错,看错,说错,做错了。
……
二、正确认识寺庙和烧香拜佛
正确认识佛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拿我本人来说,见庙必进、见佛必拜、随喜功德也不在少数,自认为也算得上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通过学习,才明白由于自己的无知,搞成了封建迷信而非正道。
首先是关于寺庙的理解就错了。总以为寺庙就是求佛菩萨保佑的地方,殊不知寺庙原来是学校。寺庙古语为“丛林”,乃佛教大学之意。佛家弟子每天在此听大德高僧讲述人生宇宙的真相,念佛诵经是修养自己的性和心,以便更好地领悟和学习。
寺庙中供奉的佛菩萨像就如同家中祠堂供祖先牌位一样,是给我们一个地方对佛菩萨给我们的教导表示尊重、表示感谢;同时是通过一种集美术、音乐、雕塑、乃至于建筑为一体的艺术化教学来对众生进行教化。
佛教将博物馆与学校结合,让人进入山门,就能体会佛陀的教导:
弥勒佛——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教导我们要笑口常开、大肚能容;
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教导我们要尽职尽责;
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日新又新,教导我们要多学习增长智慧;
西方广目天王——手中的蛇或龙,代表变化,教导我们要广目多看;
北方多闻天王——手中的伞,代表防止污染,教导我们要多闻多听而不偏误。
……
所有一切诸佛菩萨,都是代表我们性德和修德,启发我们的心灵和智慧的。
而我们由于无知,常常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捐功德,希望佛菩萨保佑自己升官发财、求健康、求平安、求佛菩萨为自己消灾免难。这些行为看似积善,其实是有罪过的,因为形同贿赂佛菩萨,是求不到的,是在造业。
佛教用艺术表法的方式,令人们见到这些佛菩萨形象、种种道具,即知道其教学目的。
·供水——水表心,教育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清澈、平静才能明心见性;
·供花、供水果——花表因、水果表果,教育我们要懂得因果关系;
·供灯、烛——灯、烛表光明、表智慧,教育我们要了解宇宙人生;
·供香——香表戒定真相,教育我们要修觉正定。
·……
三、重新认识佛教
· 寺庙
“丛林”佛教大学——学习宇宙人生真相的学校
“和尚”亲教师——主持教育及亲自指导学生学习的老师
“法师”——其他的老师称为法师
“教学方针”——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教科书”——经书,释迦牟尼的原话
·学位
正觉 == 阿罗汉 相当于学士学位
正等正觉 == 菩萨 相当于硕士学位
无上正等正觉 == 佛 相当于博士学位
·学科
地藏菩萨 == 孝亲尊师 百善孝当先,孝亲尊师是最基本的为人之道
观音菩萨 == 大慈大悲 孝亲尊师的发扬光大,孝敬和帮助一切众生
文殊菩萨 == 智慧 代表理性的智慧,感情有迷、理性是觉
普贤菩萨 == 实践 把孝、慈、理智应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为最高境界
·修学的次第
信、解、行、证 相信和信心、了解和学习、行动和行为、求证
四、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
修行的总纲领
戒 持戒、守法、守规矩
定 真心、清静心、平等心
慧 真实的、理智的智慧
修行的方法
学佛不一定要出家,任何人、任何行业中都可以修成菩萨,都可以成佛。不必要改换你的生活方式,不必要改换你的工作,不必要改换你的生活环境。修行就在你目前的生活工作环境中:
第一、纠正错误的观念;
第二、纠正错误的行为。
净空法师专辑网站网址:http://www.amt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