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助理 张钰
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需;工业经济年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年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因此,知识经济年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
企业组织类似于生命有机体,需要通过“吐故纳新”与外部进行持续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保持自身活力,并提高素质。
21世纪,新知识经济年代,企业经营环境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我们正随着竞争的变化,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世纪。高企业市场“人材”的竞争在企业竞争中是核心,也是企业中重要增值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创新,是保证一个企业发展,提竞争力、企业凝聚力,企业向心力的重要基石。
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企业必然随之社会、经济的前进性运动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变化大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不断的发展,其中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如下:
1、在新时代中,员工的价值观不同,个人强调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2、由过去的单一突出“自我体现”转变为集体主义,群体团结。
3、在学习意识上,由过去的“手把手教”、“带”、“培训”等,努力转变成为“学习型个人”。
4、管理的意义已经向“没有管理的管理”前沿迈进转变。
唯物辩证法强调“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面对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和纷繁复杂的市场需求,在观念上,社会就不允许我们有滞后性。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就不能看待静态的问题,凡事都要系统地、动态地、本质地全面进行思考,并以这种观念来指导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我觉得是一种“艺术”,何为艺术?我想是“创造”。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好似一个机器的轴心。不论是国外,国内的一些大的企业,在组织机构中均设立了副总裁级的人力资源总监职务,并在各个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岗位,也就是说许多企业经营实战的成功都依赖于细致的人力资源管理。
1、按市场要求建立企业动态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海尔、联想等公司的管理模式值得借鉴,但和我们自身的组织结构行为,却大不相同,找到自己最合适的轨迹是非常之重要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多方面知识。信息化的时代,日新月异,更新快速的、绝非静态的,因而注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也是动态的;因此,我认为企业所应该注重的是懂得动态分析问题,把“变”看为“不变”,把“不变”看为“变”。
2、建立员工“统一”价值观的人力资源模式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能考虑到的事物自然也是方方面面,这样的方方面面,才能体现出事物的本质,面对这些思考,所需的便是各种对立统一,直至“无极”(引用道教的观点,无极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无极”就是企业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可以采用同化或者整合的方法。
3、努力成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
企业要想成功,要想更好的发展,不断的增值,就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但“学习型”组织只是一个概念,一个题材,我们所求的不是外表的时髦,而是内在的实效。在古文明中,“健康”和“完整”是同意词,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自我超越,不断的战胜自己,有着共同的团队愿景,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逐渐聚合,以开拓那一大片尚未被发掘的,个人与组织的成长空间,在企业中每一个员工既是同学又是老师。
4、管理创新中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中,人为“第一”资源,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野,改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必然要意识到人为“第一”的原因。员工所需要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的不是工作,不是对上级权利的“交代”,而是“职位”,一个能够真正体现自我表现价值、实现自我的舞台。
总而言之,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的位置是企业中的一个“核心”,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去构建经营成功的战略平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今日,要想占优、取胜,就必须有着比竞争对手更“快”的能力。不断完善,改进、创新人力资源模式;建立一个“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新型学习型组织,是适应新知识经济年代的必备条件。
牛顿有这样的一句话:“我看的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为了明天,今天开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