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能”与“不能”

政务软件部 刘锐

在我走过的30多年的岁月里,有一点点小的体会,在25岁以前生活中总是从“不能”的角度来思考并行动的,生活总是充满压力和忧郁,直到25岁那年经历了一件事情后,在我的心灵上擦去那一个“不”字,让它变为“能”。

在做一个项目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我整天总是忧心重重,导致项目组气氛也变得很凝重,我们工作很努力,最后完成了项目,但是项目组都感觉比较累,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面临同样问题和压力的另外一个项目组,确感觉很轻松愉快,同样需要加班,但是他们的项目组总是有欢笑,最后我发现他们的项目经理总是充满自信和笑容,带动了项目组的活跃气氛,最后很漂亮的完成了项目,私下问他们的项目成员,虽然身体比较疲倦,但是有成就感,一个字“爽”。后来这位项目经理去北京发展了,并且有了很大的作为。这件事情让我思考了很多,从此改变了我的做事出发点。

无可否认的,我们的心理状况虽然具有某些天生的弱点,但有些人却战胜了这些弱点,取得了成功,而更多的人没有做任何努力,便认命于这些弱点对自己的支配,他们的人生注定与成功无缘。

事实上,造物主在给予我们种种缺陷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种种与它们对抗的潜能,只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将这种潜能发挥出来罢了。如果我们比别人更努力一些,我们就能获得这种能量,就像汽车的油门一样,只要我们用力踩下去,便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力。人也是一样,只要你多激励自己一些,多坚持一些,你就能发现另一个全新的自己。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在看了报纸上的征人启示之后,发觉那是一份非常合适自己的工作,便充满期待地前去应征。可是当他来到应征地点时,发现那里已经有二十个与他一样前来找工作的男孩在等着。

如果这个男孩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不太聪明的人,他可能会对眼前的情况感到失望,或者干脆不等就走了。不过,他却是一个异常聪明与自信的孩子,他相信自己可以动动脑筋,运用上帝赋予自己的智能想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境。他不是想放弃,而是想如何抓住这个机会?

突然他灵机一动,一个绝妙的办法就这样产生了。

他拿出一张纸,认认真真地在上面写了一行字。然后他走出排列的队伍,并请排在他身后的男孩子为他保留位置。他走到负责报名的女秘书面前,很有礼貌的点头微笑说:“小姐,请你将这张便条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女秘书看到男孩子是一个自信、开朗的少年,对他的印象非常好。如果换了别人,她可以对这个要求不以为意,可是这个男孩子不一样,他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与气质,让别人对他产生好感。最后,这位女秘书决定帮他忙,她起身进到办公室将纸条交给了老板。

老板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然后笑着将它还给秘书。原来那上面写得是:“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请您不要在见到我之前做出决定。”

后来,这个男孩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份工作。

事实上,像上面故事中这样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并行动的孩子,无论如何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即使他最后没有得到那个工作,他一定也会得到其它机会。一个年纪轻轻便知道克服困难、全力以赴的人,他长大之后一定也不平庸。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种种类似的问题。不要听从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因为它可能是“算了吧”,“下次吧”,“好讨厌”,“我真倒霉”……你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真的这样想,也这样做了的话,那样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消极与负面的思想会占据你的头脑,那时,你会放弃,或是为自己的坏运气而闷闷不乐。如果这种思维模式成为一种习惯,它会严重地影响到你的生活以及成功。

要想改变失败的思维模式,必须先学会积极的思考模式,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将自己的否定式思维转变为肯定式思维。

如果你过去的生活是从“不能”的角度来思考并行动的,那么现在起你该注意了,要在自己的心灵上擦去那一个“不”字,让它变为“能”。这样你会活得自信和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