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部 白枫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村野之民一生为了基本生存而忙碌,柴、米、油、盐、醋是他们的生存之基,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即生存,这种对生活的回答,在文人墨客看来,有失之简陋之嫌,然而正是这种生活,可以避免为所谓的生存意义而大伤脑筋,也就少了知识人的心理脆弱这一缺憾。而对于知识分子,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显得比较复杂,或说,生活是一种无奈,生命是一种悲哀。或曰“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即为生活意义......可以看出两者差别明显,但不可否认的一点,人为目标而活着却是共有之义,尽管这种目标也许很大。
生活缺乏目标,精神缺乏支柱,人的一生就为很无聊空虚,充满无所事事之感。反之,一个有了终生目标,有长远打算的人,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这种人生也是充实而富于创造性的。有人会说,目标太多的人会很累,其实不然,生命之真谛在于不停地奋斗,在于不断地学习与工作,当然也在于丰富的生活情趣。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目标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你就会快乐地去行动,享受生命过程中的快乐,我们说达到目标是一种成功,成功带来快乐,其实行动的过程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目标与过程都享有快乐,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成功的。做自己的职业领域精通擅长,生活达到比较富足,有一相爱终生伴侣,三五知己。忙时尽情工作,闲时寄情山水,潇洒一生,岂不快哉?然而要成为这样一个人殊为不易,没有博而专的知识技能是无法实现的,所以趁着年轻,好好学习就成了自己的一大要求。不过,为了目标而奋斗,终不觉累。
每个人年轻时的理想都是绚烂多姿的。然而往往陷入制定目标时豪情万丈,不久便陷入情绪低沉,怨天尤人的怪圈,成为悲观主义者。这种人每天都在感叹韶华易逝,命运多艰,究其实质其人生的指向就是消极两字,也就是他们的根本态度是悲观的,是背离目标的。其实人生的意义,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不同,以致对人生悲观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有悲观的时候。人生易老,青春易逝,世事不如意处又确实太多,可以说每个人都有悲观的理由。然而正由于生命之短暂,要使有限的生命活得更精彩一点,我们就必须客观。生命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会对你哭。乐观者看冬天是春天还会远吗的豪情,悲观者看春天也是花飘零,雨连愁。很多时侯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的行为与情绪的指向。乐观的态度就会有积极的行动,就会有愉悦的成功,也就会有快乐的情绪,从而拥有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的今天,也就将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是一个与悲观者完全不同的人生历程。有一句谚语:悲观是悲观者的墓志铭。我们同样可以说,成功是乐观者的人生勋章。
有了目标,没有行动,一切都会与原来的目标背道相弛。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立即的行动,一切都极有可能转向积极的反面。所以说,行动是一切成功的创造者,是最为可贵的,可以说是人生成功第一要素。
积极的行动,可以验证目标的有效性,可以使自己的人生向目标靠近。而随着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成功的喜悦又激励着自己继续前进,直到取得更大的成功,达到最终目标。成功促进了积极态度指向的恒久,促进了目标的实现,忙中有乐,乐中有忙,真正乐在其中,我想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行动贵速,戒拖拉,贵果断,戒犹豫。机遇稍瞬即逝。拖拖拉拉的人一辈子都只能看着机遇的远离,很难达到理想的成功。行动贵敢,戒患得患失,自尊心太强,面子观念太重,胆小怕事往往使机遇擦肩而过,从而很难创造出人生的新境界的。
知而行,行而知,不断探索才是人生的真谛。投入生活,快乐地工作,愉快地休闲,你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善待生命,生命将给你带来惊喜。
这些道理其实多数人都能领悟,但是付诸于行并非容易,唯有对自己不断鞭策,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回想自己的过去,和这些道理对照多数人都会倍感到汗颜,不说别人就看自己,从小就为自己定下过很多目标,并且制定过具体计划,并且想过很多方法不断提醒自己,如把计划写在卧室墙上,或是压在写字台玻璃下,但是没有一次能好坚持,最终完美的,可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