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软件部 周诗昱
2003年是“《黑客帝国》之年”,因为耗时4年完成的传奇巨片《黑客帝国2、3》将在今年上映。自从1999年5月第一集上映之后,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关于它的每一条消息都被媒体大肆报道,被影迷在网上反复议论,在电影史上,没有哪部影片像它那样受人瞩目。一时间在这个星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出现了黑客帝国的拥趸者,他们用黑客的思想考虑问题,毫不疲倦的探寻黑客帝国中的秘密,怀疑真实的世界,在他们的教主沃卓斯基兄弟用一堆玄之又玄的名词构造成的冰冷世界中,将“黑客帝国文化”堆砌到了一个高潮。
黑客与哲学
《黑客帝国》里面包含着哲学的思考。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电影视觉的刺激下发问哲学问题:人是什么?真实又是什么?世界是真实的吗?人需要真实吗?现在还记得当时影片里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烤牛肉的香味不过是一小段程序,一个家伙因为想念并不存在的自欺欺人的牛肉香味程序而叛变了人类。尼奥可以在看到小女孩把汤勺弄得不成勺样之后顿悟出根本就没有什么勺子,却无法再深入一步询问自己,是否真实地存在,而什么又才是真正的真实。这是一个无限循环问题,而哲学便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造成的自己的解释。你坚守一套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理论,却突然发现有一天别人可以通过电话线进入你,一切的解释其实都在解释的范围之外,那么你是否还可以相信真实存在?
但起码可以肯定的是,辨证的思维在《黑客帝国》中无处不在,并且给了哲学一个形象的机会。矩阵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因为它拥有真实的一切;锡安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因为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类对自由的虚幻情感。
黑客与宗教
在《黑客帝国》中基督教的象征符号随处可见,许多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圣经》的现代版。默菲斯的存在是为了迎接救生主尼奥的降临,就像圣约翰为了耶稣的诞生一样。救世主必须要有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决心和勇气。而尼奥为了救出默菲斯,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虚拟世界,与无法消灭的电脑人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搏斗。耶稣死亡是由于叛徒犹大的背叛,而尼奥之死归根结蒂也是由于塞福的叛变。救世主耶稣必须经过死而复活,才能拯救世界,只有通过死的历程,才能获得永生,尼奥也是在被电脑人杀死并复活之后,才真正获得了拯救人类的力量。基督教认为信念和爱会产生奇迹,为了等待尼奥的安全返回,默菲斯等人坚持到最后一秒,为了尼奥他们甘愿牺牲所有人的生命和基地安全,在尼奥死后,也正是崔尼蒂充满爱情的一吻,使尼奥得以复活。
沃卓斯基兄弟是东方文化的狂热爱好者,因此《黑客帝国》中也充满了对佛教智慧的揭示。影片中矩阵是一切的统治者,表面上它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最大的真实,是最坚固的实在,实际上却是彻头彻尾的虚幻,恰似镜花水月。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无明”,它控制了我们全部的生活,除非看破一切虚幻,跳出“无明”,方可修成正果。佛教认为,贪婪、嗔恨、愚痴三者是解脱的主要障碍。要想摆脱幻梦,必须要舍弃那些虚幻的享受,这也说明影片中这位沉湎于美酒,向往着财富地位的人最终会成为叛徒;而反抗战士们的食物却只是营养丰富的稀粥,这是寓意深刻的。
黑客与电影革命
革命性的慢镜穿接,正常胶片速度表现慢速的动作,定格360度旋转,这些沃卓斯基兄弟颠覆性的镜头操作创造了电影的革命,也给了其他电影人以想象的空间,现在从东方到西方的电影中,都可以见到著名的“子弹时间”。子弹时间的含义更多在镜头中的表现结果是子弹的轨迹如搏斗中的拳脚一样有轨迹可寻,从而增强了动作的质感和枪战的内容。《黑客帝国》也正用这种镜头语言创造了一个纯粹的世界,而这样的世界是比3D在电影中运用更为伟大的一种创造。
此外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与近几年电影不同,《黑客帝国》更多地使用自然背景,而不是计算机制造的或是缩小的模型,就像第二集中的高速公路追击战,为了追求14分钟的真实效果,导演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修建一条高速路。也许这样的电影制作方式不会再出现了,但它的确改变制作电影的传统方式。
黑客与商业
黑客创造了电影史上的奇迹,也创造了商业上的奇迹,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业系列运作,《黑客帝国》系列目前已成了华纳公司的摇钱树:迄今为止,这个系列中的前两部已经为他们创造了19亿美元的总收入。零时差的营销模式也给《黑客帝国3》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黑客帝国3》全球的票房收入将比前两部更多。然而华纳公司并没有把赚钱的目光仅仅只盯在票房收入上。从电影、DVD、书籍,到电影原声、T恤、游戏,“黑客帝国”已经渗入到了每一个赚钱的领域,它已经从一部电影成为了一个知名品牌。保守算法,《黑客帝国》系列的投入产出比也会高达1:10,这就是说华纳公司在这两部影片上每投入1元钱,就会获得10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