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用“心眼”看ERP

方案咨询部 毕建国

在三年时间内,曾阅读了许多能找得到的“ERP资料”,也曾和同事讨论过无数次,却始终无法给心中的这个问题找到一个让自己信服的答案:ERP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所有的“ERP资料”、“ERP书籍”上都写得很清楚,ERP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企业如何组织,才能成功实施ERP,等等。可唯独这个问题,能找到的所谓答案,总是不能让自己信服。很多次,都以为找到了问题的本原答案,可最终,却发现不过是水中花,镜中月而已,看起来很美,却不是真的。也许,这些答案已经很精辟了,也可能就真的是答案了,但,这样的答案就无法说服我自己。无法让我在客户面前挺胸抬头,很真诚的告诉他,这就是ERP的本质!

从ERP项目中杀进又杀出,曾经以为今生不用再为这个问题烦恼,不用在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了。于是,抛开了所有的疑惑,专心投入MIS系统的开发中,过了一小段平静的日子J。

终于一天,自己又与ERP捆在了一起,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超乎寻常的沉重。试问,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又如何去说服别人?

以前我看ERP是用肉眼去看。但是在我绝望那一刹那,我开始用“心眼”去看ERP,所有的事物真的可以看得前所未有的那么清楚。

ERP的实质:企业权力的重新分配

从企业的结构和管理角度来说,我认为ERP系统的本质是一种权利的再分配

当我们把原本企业中有机的、立体的、错综复杂的工作,以一种平面的、线性的、谓之简单的流程规范之后,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我们的想象中被抽象、并物质化,放到了一个一个的业务点上去。于是,我们天真的认为,这样的模式,是最优化的。因为企业的每个人只需要从事与他相关的一小点业务而已,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都能做得很好。

但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在由单个的人所构建的企业等级体系中,人们将工作分为很多小的步骤,安排不同的人去执行这些步骤。他们按照“上下级”的关系进行组织,每个人都有一个领导来决定应该以及如何执行何种活动。

于是乎,实施过程中冷酷的现实正在推翻我们关于ERP系统的神话。因为人性中的贪婪、虚荣、利欲、激情、理想、正直都在为充满等级的体制做出新的注解,而其中的“权力”分配问题正是等级体制的核心和门户。实际工作中,无论谁都会将其工作的主体内容看作为他的权限,在某个问题上他是可以做主的。但当系统的有关设置限制了原有的手工化的权限,使得手工流程中的一些人为因素变得透明时,人非理性、隐性的因素就开始起作用。

我们所设计的流程,就是为了抹杀人性中的缺点,计算机化的信息流通也是一套“无情”的制度。但却不得不依赖于有缺点的人来进行操作,于是在由各种利益驱动的人性面前,不得不“有情”操作,这是信息化的悲哀,还是人类自身天然缺陷的悲哀?

当我们在进行ERP的实施时,是否已经意识到了,我们在试图改变一个企业内部的权力格局!!!当我们在面对企业中的人员配合不是很好等因素时,我们是否想到了,我们在削减他的权力!!!

谈ERP,必谈BPR!这已经是一个默认的定律了。

当我们举着BPR的大旗,怀着悲天悯人、治病救人的情怀,充满热情、疯狂并且是无所谓的将企业剁成无数个血淋淋的小块,然后,又用所谓的IT的金线,将它拼接成一个所谓的整体时。可曾看到,每一个小块,都在流血!可曾看到,这些生命线,又是何等的脆弱。

在BPR引入信息化领域的时候,犯了一个可以理解的错误,就是过于强调对企业原有业务流程的彻底重组和全新改造,而忽视了这个过程的渐进性和业务流程重组的相对性。这个错误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信息化领域推广MIS系统时,过于强调拓宽信息源而忽视理顺信息流如出一辙。正是由于这一错误造成了用户对BPR乃至ERP的畏惧心理,同时也自然限制了BPR乃至ERP效益的发挥。

在遭遇大量失败后,人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大刀阔斧地否定过去许多年积淀下来的企业架构、流程、体系和方法,是否已经走向了“天真变革”的危险道路,从而失之轻率?

是否企业中现行的一切,都是必须打破的,却不管立起来的是什么?是否,不打破什么,就无法证明我们的专业?

于是乎,就有了“上ERP等于找死”的说法。

也许,当我们将BPR的屠龙刀挥向企业,层层刀光将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团团围住,不露一丝缝隙时。是否可以停下来,先给自己三刀,看看这样的无敌刀法,砍得疼不疼!!!

也许,我们能在冷冰冰的BPR之中,能多一分慈悲之心,多替我们屠刀下的人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