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 申和平
一、人力资源部工作定位:
在座的大家是优耐达的小政府,负责人力、培训、后勤、行政、MIS等方面工作。政府需要精英治国,优耐达的小政府也需要精英来运转,所以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持续学习,成为自己工作侧面的专家。
人力资源部每个人的工作都面对整个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每一份通知、每一份公告的每个措辞都代表着公司的声音和形象,要通过我们的言行让大家对公司有信心。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对象——客户——首先是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其次是与我们公司发生各种相关业务的社会外部机构人员。
二、公司运作框架介绍:
优耐达公司的运作,可以简单分解为以下三个部分:
1、SCM:采供:这里是广义的采供,包括知识的引入等。
2、ERP:加工: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控制,关键是质量。
3、CRM:客户:客户需求和满意,这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从客户需求出发,整合采供方的资源和公司自有资源,为客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就是优耐达的全部业务要素。
这个模式,可以用下图简单示意出来,希望人力资源部各位也参照这个模式,经常思考如何整合集成自己工作侧面的采供资源和自己服务的客户对象。
三、对三十而立的个人理解:
我个人认为人的心理变化规律大致如下:
1)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蕴涵的价值观太过于真善美,如此熏陶出来的人对社会的心理期望充满不切实际的伊甸园或乌托邦式的幻想,对假丑恶与真善美混杂的现实世界缺乏认知和心理准备,这是很多人就业后遭遇重大精神挫折的基本原因。
2)从大学毕业21岁至25岁左右,由于心理期望过高而屡遭不顺,导致孤独感和失望感很重,对社会和他人的评价持续走低者居多。
3)有思维能力和良好心理自适应素质的人大约在28岁至30岁左右,开始调整自己,开始客观评价自我和社会现实,找到一种与社会现实相适应的折衷感和程度感。
4)如果人过30岁仍对他人和社会持强烈的贬意且耿耿于怀不能释然,过了35岁后就难有发展机遇了。时间一长,他人和社会也反过来将其“定格”或分类定位了,一个人是很难改变周边对自己的判断分类的。
5)30岁后能将心理期望调整到略高于社会现实并为此目标乐观地持续努力者,生活和工作过程都较为平和顺利,人际关系也会较为宽松,5至10年后会成为某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个过程也是推动组织发展的黄金时光。
6)所以三十而立,重要的是立起一种与社会现实相兼容且较成熟的价值观体系,一种适度的心理期望或行事的程度感,宽容乐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7)对社会过于乐观或悲观也许都会导致“哀莫大于心死”。
8)35岁时,人会再次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这个问题。会设定自己第二阶段的发展目标。所以到这个年龄经常也会发生工作变动和调整。
四、个人生涯规划:
三十而立以后,最重要的是个人生涯规划。
我们在出生以后、学生时代、大学毕业以前,所有东西都是老师、家长塞给我们的,终于有一天需要反过来了,要我们输出了,这就是从工作的那天开始的。
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是要求人放弃自我,高度服从社会对人的安排。形成的人格多以封闭、消极、等待为特征。
市场经济时代要求人适应竞争,主动策划、设计和行动,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去工作。这首先是要进行心态的调整,要求开放、主动、积极的人格特征,然后要持续地进行学习、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生涯规划的实质就是调整心态、定位、期望值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一个很好的心态模式是从老式的DO—HAVE—BE转变为新式的BE—DO—HAVE,相信心即是佛,相由心生。
五、团队精神
1、共同的目标
2、思考和创新
3、自主决策
4、互助协作
六、人力资源部工作的信息化
信息化:采用IT技术对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和固化。
大家要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人人心中都要有一本账,并且要将所有的账都信息化。
信息系统是一个组织的神经链,可以方便自己、方便别人、方便目标的设立、追踪、实现和考核。通过建立、更新、换代、维护我们的信息库,规范我们的业务处理程序和数据加工流程。只要有了原始数据的积累,后面的加工处理就方便和可能了。
人力资源部要成为优耐达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