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然
四十多年以前的一个夜晚,宁静、昏暗的街道上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瘦弱的、久病不愈的小女孩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她不时地抽出一只手擦拭着满脸的泪水,她实在不能接受刚才那医院的医生说的自己的小女儿已经“没救了”的诊断。她心痛欲绝、又怀有侥幸之心地抱着垂危的孩子,边走边跑着来到当时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大夫面前。 大夫一边听着女孩的母亲讲述着孩子生病的经过和医治的情况,一边认真地用听诊器为小女孩在做检查。最后,他严肃地说:“这孩子的确是患严重的典型性肺炎,过去的治疗也没大错。只是由于孩子先天后天都太弱,这次又病了这么久,本身已经没有了免疫力……我不能收她住院,因为她真的已经没救了。你们不必再花冤枉钱了。” “不,大夫,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她还不到一岁啊!”小女孩的妈妈哭着央求着大夫。医生看着面前这位母亲美丽而苍白的脸庞和那双红红的大眼睛,同情地安慰道:“孩子没了以后还可以再生养,我看你那么急、那么累、自己的身体也要弄得彻底垮掉的。”“你只有这一个孩子吗?”医生随后又关心地问道。孩子的舅舅也赶到了医院,他告诉医生,小女孩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一旁的医生护士们听说后都有点意外。不解地看着眼前这奄奄一息的小女孩和这位已经熬得快不行了,还坚持不放弃抢救的母亲,都好心地、七嘴八舌地劝说道:你还年轻,也要为自己的身体想想;你又不缺孩子,其他儿女还等着你去照顾;她还那么小,还不懂事,走了也就走了;她病得那么久、那么重,抢救活的希望也不大;现在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也犯不上白花钱了……
母亲被眼前这残酷无情的现实打击得两眼发黑、双腿发软、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的确,她实在是太急、太累、太苦了——在外:她是一个工厂的车间主任,负责生产和技术,两百多工人在等着她;在家,丈夫因历史问题被抓,老人、孩子都靠着她;而这个本来就不该来到这世上的“小多头”偏偏又不识时务地降生在这个家庭最最困难和烦恼的时候。她长得很丑,又体弱多病,已经给家庭带来太多的麻烦了。这次又得了严重的肺炎,花了不少钱不说,弄得白天加班加点忙工作的母亲已经几夜没能合眼了。孩子的舅舅很心疼姐姐,也小心地劝说着:听医生的吧,别太勉强了…… “不行!她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不该让她这么匆匆地回去。无论付出任何代价,请大夫一定要救活我的孩子……我特地赶来这里,就预感到只有你能救活她,求求你啦!”母亲固执地坚持着、央求着……
大夫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感动了。“既然你一定不放弃,那也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我要告诉你的是希望很渺茫。唯一能试试的办法是尽快地让直系亲属给孩子输血,看看能不能有奇迹发生。”大夫犹豫地说。
“没问题,没问题。孩子的爸爸不在,就抽我的血吧,要多少都行。”小女孩的母亲说着就挽起了手袖。“不,不行。”孩子的舅舅拦住了姐姐说:“你已经熬了这么久,自己的身体已经拖垮了,家里还有那么多孩子在等着你的呀!大夫,我是孩子的亲舅舅,要抽就抽我的血吧。”“不,你的血不一定合用。不能再耽误时间了,赶快抽我的血吧!”小女孩的母亲坚定地说。 很快地,母亲温暖的鲜血缓缓地流到了小女孩的身体中。伟大的母爱强烈地震撼着小女孩幼小的心灵;荡涤着她那垂危的生命;呼唤着她那朦胧的求生欲望……。此时,母亲的身体完全虚脱了,她已经说不出话了。她强睁着双眼看着孩子,默默地为孩子祈祷着……。
终于,奇迹出现了:小女孩惨白的小脸上出现了一丝血色,“看样子,或许她还能有一线希望”大夫说:“去办住院手续吧,我尽最大努力试试,但没太多的把握,就看这个遇上了好母亲的小幸运儿的造化了。” 就这样,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