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部 陈治伦
在元旦和春节之间的短短时间内,申总以不同形式召开了若干次关于公司发展的讨论会,其目的就是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必须首先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大家朝着一个方向使劲,我们的努力才不会与期望背道而驰。
我们首先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其次我们还应该考虑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样我们才能选择应该去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这样一条道路上,我们要设置什么样的里程碑?这实际上是一个战略路线和战略步骤的问题。
分析整个IT行业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是至关重要的,过早或过迟的投入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正如Jim所言:先驱往往都会阵亡,而落后者是不会有收益的,只有适时的播种,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什么是碗里的饭,什么是锅里的饭,什么是地里正在种的粮食。
申总所做的2002年公司发展规划,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它为我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指明了公司业务和利润的支撑点在什么地方。
其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尽管今天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无论对个人、部门,乃至整个公司,都只能说明过去。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我们已经不是在居安思危、而是要居危思进(棗引自海尔),我们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ISO和CMM的贯彻执行还不够深入和彻底
2000年,我们公司率先在云南省的软件企业中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又是云南省第一家建立CMM模型的公司,其目的不是为了赶时髦,不是为了做样子,而是一方面为了找出差距、改进自我,另一方面是要与国际接轨、是要向用户负责。
无论是ISO还是CMM,其美好的前景令人向往,但它作为一套完整体系的建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初级阶段,我们甚至要付出更多。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也不可能逃避,而是要把ISO和CMM坚持下去。
2、员工岗位职责、考评体系还不健全
由于员工的岗位职责还不够明晰,技术和管理的职务序列没有建立,员工就不容易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和职业生涯设计,而没有远大的、共同的目标的团队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同样,岗位职责不清,也不可能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不可能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
3、员工心态出现了松懈
由于UNIDA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很多人没有了危机感,以为公司大了可以松一口气了,甚至出现了国营单位的气息。事实恰恰相反,公司小的时候,像一只小木船,只航行在小江、小河中;今天我们的船虽然大了,却是航行在风大浪急的大江、大河里;而随着WTO的加入,我们将被无情地抛入深不可测的、迷一样的大海里。
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不发展,就意味着死亡;这又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发展了,但比对手慢,也要死亡;所以,为了公司、为了部门、也为了个人的前途,我们就必须要比别人进步快。
4、管理职能的弱化
在我们部门里边,管理团队也出现了纵容的倾向,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时有对下面的员工不敢管、不想管的情况出现。申总在内网中发表的题为《纵容是管理的大敌》的文章,值得我们的每一位管理者深入学习、体会。
5、团队学习和知识共享不充分。
我们经常在说,当一名程序员非常辛苦,客户的需求老是在变棗因为我们还不能把握业务。所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进取,成为技术专家、成为业务专家、进而成为领域专家;当我们能够指导客户的业务时,我们必将成为一名Happy Programmer。
仅仅超越自我、感觉自己有进步还不够,重要的是还要超越对手;仅仅一个人发展进步、而没有形成团队力量,我们同样要败给对手,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把我们建设成一支能够克服各种障碍、不断超越极限的团队。
我们既要有踏实的精神,更要有远大的志向,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迷失方向,我们的公司才能长久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