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无主题变奏

旅游网公司 张万里

到泰国的第一天,在曼谷最大的感受是泰国人的温良恭俭让,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没脾气”。连曼谷的狗也异常温顺,整天在地上随意倦卧。我曾经在晚上走路时不小心踢了一只大黑狗一脚,只见它猛然从酣睡中惊起,怔怔地凝视我片刻,眼神迟钝,然后又缓缓躺倒,不吠一声。导游说这是因为泰国是佛教之邦,95%的泰国人都信佛。而泰国人肯定是世界上最入世的佛教徒,创造了花样繁多的享乐方式,让每个旅游者都纵情声色,流连忘返。在观看泰拳表演时,我们又看到了泰国人的另一面:在打出最后致命一击时,他们都在嘴角浮现出淡淡的笑意。沉静下的凶残。一个在曼谷住了六年的老外告诉我们:当一个泰国人对你笑意最浓时,极有可能是他们最想割下你的脑袋的时候。据说打泰拳的选手都有过短暂的出家经历,在出世中锻洗心灵和骨髓,再重新入世后就具备了坚强的意志和力量。

我们的父辈也曾经从他们的信仰中获取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力量。到了晚年,幻梦破灭后,他们都喜欢上了小燕子,喜欢上了琼瑶阿姨弱智的言情剧。《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一段:在两人悲悲喜喜,儿女情长之中,突闻日军入侵,男主角立刻一反软绵绵的调调,猛一甩头,铿锵地说:“我不要消沉。我不要做亡国奴。如果战事爆发,我要明天马上去投军。”我们是呵呵呵,好笑啊好笑。但我们的父母辈观众,却象女主角一样,痴痴地看着男主角,眼中噙着泪花。

拉登大叔却是一副刚强的大师风范。抛弃锦衣玉食,跑到阿富汗的崇山峻岭之中过苦行僧般的生活,进行一场维护伊斯兰世界和精神纯洁的“圣战”。拉登大叔不畏艰险,坚信真主站在他这边;布什总统在演讲中说:上帝让我们从悲愤中获得力量。在四面楚歌的轰炸和围追堵截下,拉登大叔,您在他乡还好吗?

马克思说:宗教是精神的鸦片。马克思是一个受西方教育的犹太知识分子。受西式教育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宗教信仰上历来对本民族的犹太教有着若即若离的游戏心态,而对其他宗教有着猛烈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破则立,在大英博物馆踏出两只脚印,写出了《资本论》和《共产主义宣言》,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批判的武器。批判的武器很快变成武器的批判,然后是大清洗,两大阵营东风西风的较量,冷战,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互联网,经济全球一体化。英国首相布莱尔说:世界有第三条道路。共产党员经常戏言“去见马克思”云云。若马导在上天目睹这一切,定会唏嘘不已。

国内批判互联网经济最著名的论调之一是“烧钱说”。够格烧钱的网站没要国家一分钱,没向银行贷一分款,烧的基本上是美国资本家的钱,不管探索是成功或失败,至少繁荣了媒体广告业,刺激了疲软的写字楼市,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普及推广,对国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而且,这些世界名校毕业的“海龟”也不是浅薄狂妄之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敏锐地觉察到互联网是一种批判的武器,坚信通过互联网能颠覆原有的经济秩序,重塑更美好的社会景观。让人难以理解的是那些形形色色,尖酸刻薄的批评人士,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行业,很多人也在烧钱,烧国家的钱,烧得不明不白吗?为什么偏偏只对互联网冷嘲热讽呢?你们可以不相信互联网,可是,你们又相信什么呢?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三大门户发布利好的财务报告时,他们又将毫不保留、毫无廉耻地赞美互联网,赞美那些他们曾毫不留情地冷嘲热讽过的“海龟”。

我们拒绝崇高,厌恶深刻;但是我们随风摇摆,越来越不理解自己。十年前,我们也许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想要什么;十年后,我们变得世故,犬儒化,质疑一切,包括自我。去西藏看星星吧,在5300米的珠峰大本营,在无污染的夜空下,星星多得令人惊讶,有几颗更是亮得炫目,而且近得似垂手可得。这时,请务必平躺在睡袋中,全身放松,舌抵上颚,气沉丹田,指弹莲花,因为你马上会感到一种类似高潮的快感没有任何理由地袭来,简单,纯粹,但却烈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而这个姿势有助于让这种快感更持久,更充分地溢遍全身。尽情地享受这一幸福时刻吧,因为在回来后,你会常常想念这种另类快感,却似乎再也不可求。

“我看见我这一代的心灵被疯狂毁灭,饥肠辘辘赤身露体歇斯底里”, 美国“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金斯堡在50年代狂吼他的长诗《嚎叫》,“对一切都不满意,只相信你自己创造的,甚至连这也怀疑……”。杰克·凯鲁亚克在“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在路上》中写到:“当然,没有谁告诉我们人世间根本没有上帝。我们已经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上帝存在着,我们知道时间……上帝就在那儿心安理得。我们在这路上疾驰,或完全相信,压根儿没半点怀疑:一切事都会因为我们而显示恩惠棗虽然你对车轮非常恐惧,可你开车的当儿,别担心,车轮会自己转动,不会把你抛出公路,我也好放心睡上一觉。”凯鲁亚克死后,悼念者络绎不绝,他的墓碑前摆满了鲜花,还有啤酒瓶和烟头。凯鲁亚克说:“有必要树立信仰,即使这一必要性还处于一种隐蔽的晦暗状态,使这信仰还难以变成现实,而且也缺少任何迹象表明能够用确切的字眼去说明这一信仰。”

曼联在99年囊括了欧洲冠军杯,超级联赛,足总杯,史无前例地成为“三冠王”后,全体队员灌录了一曲MTV,歌名是“It allabout belief”。我们看到了贝克汉姆,谢林汉姆,吉格斯,基恩,和弗格森爵士,他们的嗓音沙哑、生硬,整齐地排成几行,表情就如同要去踢一场超级联赛,但这是我所看过的最真挚动人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