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电子商务公司 张万里
人到三十岁时最大的感受是,在看从十年前就一直在追的意大利甲级联赛时,会发现自己的年龄比几乎所有的场上队员,尤其是比很多球星都大。当韩桥生老师说某某已是一名三十岁的老将时,会非常憎恶这种说法;如果偶尔听到某某超过三十岁的球星以天价转会时,则会感到莫名的欣慰。
人到三十岁的另一重大变化是,如果按照李践老师的方法对着镜子自吹自擂鼓舞自己时会发现,和二十岁时明眸皓齿的"官仔骨骨"相比,自己三十岁的样子会使人感叹:生活啊。
二十岁时经常扮成"愤青",和同道中人抽着一块钱一包的"中南海", 整晚弹着吉他唱"一无所有"。三十岁时,在物质条件大幅度提高后却经常感到精力不济,唯一可神采奕奕熬夜做的事情是和网上的同道中人聊诸如"如何最巧妙、最快速地赚一笔钱"的话题。
二十岁最喜欢的英文单词是"melancholy(毫无来由地忧愁)"和"democracy(民主)"。三十岁时最喜欢的英文单词是"Nasdaq"和"VC (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
二十岁时研读"西方自由化"思想,言必谈哲学,经常模仿大专学生辩论会进行没有结论的激烈论战,比谁的"主义"用得多,非常喜欢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三十岁时发现哲学都是废话或使简单事情复杂化的愚民阴谋,只喜欢看"性感"的"八卦"新闻,偶尔辩论时经常使用反问句。
十年前在天安门广场听各种人针砭时弊,在积极思索的同时,不断为各种奇谈妙论击节叹服。十年后的今天,会持批判的态度看待所有观点,尤其是权威的观点。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权威往往被躲在"铁幕"后的金融或政治黑手所操纵。和一年前一边倒地赞美中国电子商务相比,今天是一边倒地质疑中国电子商务,各种权威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前任IntelCEO安迪.克罗夫说得好:在互联网世界,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二十岁时和父母争论时最常使用的词汇之一是"代沟",觉得"理解万岁"十分重要。三十岁时觉得和所有人之间都没有代沟,认为大多数事物实际上都是平庸或庸俗的,所以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二十岁过生日会邀齐所有兄弟,一醉方休。三十岁的生日则很少有人想过,尤其是对人生理想一个都没实现的人来说,三十岁令人难堪。建议公司今后对过三十岁生日的人网开一面,如一定要送礼物,最好送一瓶上佳的洋酒,让他们回家独自细细品味,为自己干杯。
二十岁时向往《卡萨布兰卡》式的爱情:在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地方,在战争的笼罩下,演绎一段交织着死亡和革命的浪漫爱情。在三十岁时,I have a dream,有朝一日独自背包旅行的途中,能有一段《廊桥遗梦》式的"艳遇",浓烈,真实,刻骨铭心,天底下只我知,她知。
二十岁的时候对朦胧诗如醉如痴,最喜欢的一句诗是北岛的"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注入我心中。"到如今"三张儿"的时候,感到艾略特说的一点都没错:我用咖啡勺丈量出了生命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