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谈信息系统建设周期

林 文

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整个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我们把生产、仓库、销售、财务、人事、党政、管理、信息服务等业务都作为信息建设的主要对象来看待,只有把这些业务都计算机信息化,才能使企业信息化,否则一堆计算机文字处理、查阅无关或未系统规范的信息对企业信息主管部门来说是一大悲哀。

企业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系统立项:一个企业要建设的业务信息系统很多,要分析后,分轻重缓急分步建设,当然还要考虑一些现实因素如主管领导对某个侧面的重视度、资金盘子的可行性、实施后的影响力等。一般的做法是遍考察各个业务侧面的信息化程度,对比其他兄弟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类似系统,是否可以引进现成的系统或完全开发,成熟具备建设条件的就形成立项报告请上级批准。这个过程快的1-2月,慢的会长达1-2年,甚至非信息主管部门主观可控制的因素引起前功尽弃。

2、系统分析调研:项目批准了,资金也有了,业务部门也很配合,这些条件有了,这时可以做分析调研工作,具体来所,成立项目组,由信息主管部门人员、业务部门人员、合作公司技术人员组成,大部分工作可以由合作公司技术人员作,甲方作一些协调工作,这个阶段要有系统分析报告。一般小型应用系统2周到1个月,中型的2个月,大型的要半年。

3、系统设计:根据前面的分析,合作公司技术人员要做系统设计,这个设计除了在系统硬件网络平台、数据库、系统应用功能、技术路线、具体实现细节作设计外,一般要充分交流,最后信息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要认可这个设计报告。一般中型广域应用系统这个周期在1-2个月。

4、网络硬件现场调试、软件编码、α测试:根据设计报告作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同时软件工程师进行软件开发编码,结束后在开发环境进行测试,一般中型广域应用系统这个周期在2-3个月。

5、软件试点用户?测试:系统测试通过后,项目组把这个系统在试点用户现场安装并作培训,用户把手工信息转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各个方面的测试,合作公司技术人员要根据测试作一些调整,这时不会是大的改动,否则前面的工作就成了笑话。一般中型广域应用系统这个周期在1-2个月。

6、系统试运行:用户?测试通过,项目组要让用户的工作进入手工和计算机并行的试运行阶段,项目组可以离开用户现场作其他工作,不定期的及时解决一些用户问题,一般中型广域应用系统这个周期在1-2个月,关键业务如财务等系统国家规定为1年。

7、系统正式运行、系统文档、系统验收、软件发布制作:成功在望,这个阶段用户抛弃手工作业,全部业务转入计算机系统,项目组进行系统各个文档的整理工作,为下一步的推广培训作准备,同时进行项目的验收。

8、系统推广:先期下发一些业务规范指导性、要求性文件,把其他要使用这套系统用户分批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为应用打下基础,然后由合作公司技术人员去现场装调,信息主管部门在中心节点监督进程、质量。

这个周期视系统的复杂、大小、资金条件、应用单位条件等影响,快的3个月,慢的几年,如我省国税的税收征管系统,全省250多个网络,600多个单机点,3年进行了80%多一点。

9、系统运行维护:应用系统在各个单位运行后,信息主管部门作的是运维工作,上级可以制定一些制度和考核条列来加强管理职能。

(作者介绍:林文男,32岁,副总经理,吉林工业大学科技情报工程专业。公司创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