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拜佛与Internet经济模式

王 斌

从昆明到玉溪的路上,会经过一个颇有名气的城镇——晋城。在我的印象中,晋城无论在工业、农业等方面都不算很出名。但是,晋城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盘龙寺。盘龙寺平时香火就很旺盛,附近的农民们都来寺中烧香,一到春节、清明等时节,远在昆明的善男信女们或坐长途客车或自己驱车赶去烧香。本人也是一年一度的香客。

不知道是哪一年去盘龙寺烧的第一柱香,印象中是陪着夫人一起去的。此前此后不断地听说盘龙寺的各种灵验的故事,只不过没人去证实故事的真实性。然而,有多次听说盘龙寺去过一次,就得年年去还愿,否则会大大不利于香客本人及其家庭。本人虽说不怎么相信各种传说,但也不敢有一年缺席,也许真如人所说,此佛神通广大。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求佛大都需要烧香和礼拜,这是以一种形式来寄托和坚定人们能够消灾免难的信心,是一种无可非议,极为正当的形式。当然求佛的人们动机很多,有求儿子、求房子、求票子、求福寿双全、求升官发财的,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本文所讨论的是烧香拜佛这种形式与当今互联网经济模型居然十分相似的话题。在烧香拜佛中,先要建庙宇(在互联网上建网站),然后再塑佛像(开发网页系统),为香客准备好香、烛、纸钱等物(开发出硬软件产品),最后配上庙里念经的和尚、女尼古、抽签解签的专职人员为香客颂经、解签(提供网站服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互联网经济的运作模型。古人在创造求神拜佛这种形式时,大概不会想到其居然符合20世纪末的互联网络经济时代的生存之道吧。

触动本人写此文的原因是前几天看到一篇有关Internet商业新模型的文章。该文指出,目前国际IT界最前卫的理念是“商业服务供应商(Commerce ServiceProviders,CSP)”,即在网上,单纯的内容产品供应商(ICP)正成为一个过去了的概念,因为互联网要求产品与实际服务融合,ICP只是在为媒体读者提供产品,而CSP则是为企业提供它们买得起的电子贸易解决方案。即为网络型企业以外的形式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交易此传统方式完成一笔交易要节约80%多的资金,而且还未计算商家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利益,这就是CSP的作用。“不是卖产品,而是提供服务;不是卖商业处理系统,而是提供商业处理功能”。

作为著名的网络公司,SUN在9月初宣布将免费发放和微软Office套件竞争的产品——Star Office套件,正是SUN体现CSP思路,化传统业务为现代服务的一步妙着。作为Star Office升级版办公套件Star Portial也将于年底推出,其主要部分将由中央服务器运行,用户可经移动电话,顶置盒等设备来使用这种软件,从而达到如下二重目的:一是支持SUN提出的以一部强大的中央服务器搭配“轻量型客户”(Thin Client)电脑的构想;其二是通过提供服务获得利润。

StarPortical的真实意义在于服务,在于产品与服务界限的模糊。这是互联网商务的趋势,即结合在线服务的产品与结合产品的在线服务。StarPortial将既是软件产品,又是网站(服务)。由此可见,没有不带服务的产品,没有不带产品的服务。只有同时既是产品,又是服务的供应才能成功。这就是互联网络未来的黄金商机,SUN正朝着在产品中嵌入在线企业服务功能的方向前进,我们是否应极早行动呢。

上述这些介绍,主要在于想为旅游信息网的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发展思想,实际上整个UNIDA公司的发展也可借鉴产品加服务,或称产品化的服务这种思路。旅游网站的发展途径必然是在产品与服务的融合这一点上,至于如何融合则希望所有员工发挥自己的才智,共同为旅游网站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出谋划策。比如,效仿StarPortial的做法,开发出适合宾馆、旅行社、景点及定点商场等单位使用的各类应用软件(产品),放在旅游网站上供其使用(服务),可以免费亦可收取适当费用,是否是一个良策呢?总而言之,旅游网站不应当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一定要成为相关旅游各个方面的交易服务平台,才能早日发展壮大。

南无阿弥托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