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

熊海滨

中国,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造就了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产生了无数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些成果,今天已成为奠定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体系的基石,中国人曾对世界人类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当人类在享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时,国人面对的却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

政府在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国外资本,振兴国家经济的同时,必须要用中国的市场资源来交换。于是乎中国的企业、事业部门用上了各种先进的计算机和系统软件。国人的家庭里摆上了能观赏好莱坞电影的家庭影院设备。但伴随而来的是“知识产权”的国际纠纷和政府对侵权行为的严厉制裁。一方面,我们为振兴经济引进了老外的VCD技术,向市场推广;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为了解决侵权问题面对市场加大限制力度。

虽然我国在近20年经济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仍处于一个低水平状态。企业穷,百姓手里也只有有限的积累。为了家庭娱乐,为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去购买大量原版软件,是难以承受的。唯独价廉物美的盗版软件适合中国人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适合中国国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对地下生产线累禁不止,对销售盗版软件累挖不绝的原因,国家面对的是一个使用盗版的强大市场需求。仅只是抓一些盗版商、没收一批碟片,挖几条生产线,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VCD机越普及,盗版软件的市场需求量也就越大。价格也就越便宜,反过来又进一步扩大了机器设备的销售。救活了一批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厂家面对的是无限商机,用户面对的是精彩的世界,商家面对的是避开检查向市场倾销,政府面对的是寻找打击对象。形成了改革开放—VCD生产线的蓬勃发展—盗版碟生产线的兴起—侵权—国家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在侵权的问题上似乎出现了一个怪圈,一个死结。

究其原因:其一中国在历史上从未发展进入到经济高度发达状态,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以后,国家在3/4的年代里也不注重经济发展。其二中国的悠久历史,其实也是一部轻商重儒的历史,国人脑子里根本没有“专利技术”、“知识产权”这一类概念。祖宗传下来的秘方、诀窍,在小农经济意识的驱使下以一种封闭的方式维持其延续,这就是中国。一旦一种全新概念的模式进入中国后,无论从政策、法律、观念诸方面都不能与之相配套。于是端出了一个中国式的市场经济大拼盘。

知识产权问题谁之祸?天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