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滨
七月一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1997年的“七一”,更是一个令国人心情不平静的时刻。随着香港“九七大限”的到来,预示着百年来,外国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将得到彻底洗涮,彻底清除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最后象征。使中国人民得到了极大的精神满足。香港——这块殖民地在英国的统治管理、港人的辛勤劳作和无数血汗浇灌下,已使当年的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回归使中国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它的无形价值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在举国上下以无限的热情迎接香港回归,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传媒以各种形式、不同角度宣传其伟大意义,在渲染气氛、制造热点同时,是否应该注意我们的宣传热度过了头。过分的惊喜,让人觉得好象走了运道,在路边捡到一个香港,而不是中国原来就有的。过分的惊喜,也似乎有点按捺不住收回香港后给中国带来综合实力的增强所导致的经济上的好处。中国是含蓄的代名词,中国引以自豪的五千年的文明史的表现形式就是含而不露。在香港这颗璀灿的明珠即将投入祖国的怀抱之际,我们应该多少表现出一点东方人的风度和从容不迫、理所当然的举动。而不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继香港回归之后,1999年澳门回归。可以说,毛泽东主席当年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余音可以结束了。但是,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九十年代,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摆在12亿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课题不是解决中国人民摆脱精神压迫和实现温饱,而是如何理解和实现改革开放,重振国人的积极性,打开国门,加强对外合作,将中国送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轨道,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一份考题。
香港回归,并不是问题的结束,而是才刚刚开始。衷心希望我们党、各民主党派、全国人民在喜悦的心情稍稍过去之后应该立即冷静思考相关的重大问题。